> 年度报告 > > 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报告编制说明

(一)报告范围

    1.组织范围

    本报告以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涵盖总行、辖内分支机构。

    2.报告时间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3.报告发布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

(二)报告采用称谓

本报告采用《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名称。

(三)编制依据

本报告内容遵循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7月发布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JR/TO227221)及相关要求。

(四)编制原则

本报告秉承真实、及时、一致和连贯的原则,确保信息披露准确客观。

(五)数据与信息说明

    本报告所披露的数据与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1.本行内部运营相关统计报表等;

    2.基于报告框架的定性与定量信息采集表等;

    3.本行项目融资主体及非项目融资主体提供的相关文件材料;

    4.为加强本行信息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信息技术风险,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本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模式,其中信息科技部负责指导、协调行内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并负责总行各部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各支行负责本单位的信息安全管理。行内信息安全管理按照“谁拥有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单位与个人信息安全责任制。

本报告以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数据为主,部分包括以前年度数据。

(六)报告指代说明

为便于表达,在报告中以“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或“浏阳农商银行”或“我行”或“本行”表示。

(七)发布形式

本报告采用电子版形式发布,可在本行网站查询。

(八)联系方式

    编制单位: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湖南省浏阳市浏阳大道1号

电话:0731-83611373

    二、年度概况

(一)公司简介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浏阳农村信用社,2010年5月5日改制为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浏阳农商银行”)。作为县域资金实力最强、服务网点最多、经营规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目前全行现有营业网点79个,其中农村网点68个、城区网点11个,覆盖县辖32个乡镇,机关内设部室19个。

本行围绕“坚守定位、聚焦竞争力、提升经营质效”的三条主线,着力打造“小、融、稳”特色标杆银行,以金融村官为抓手,全面落实“一员四链”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机制,将浏阳农商银行逐步建设成为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内控严密、服务优良、经营高效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地方金融的排头兵、普惠金融的领跑者。

同时,本行始终坚守“不忘初心,回归本源,坚持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融合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已任,不断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支持实体经济,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发展规划

    1.绿色金融发展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特别指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强调绿色环保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引擎之一。本行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并参与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将绿色金融纳入战略规划,不断优化绿色金融的组织架构,探索建立绿色评价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将加快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作为全行特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点任务。

2.绿色金融发展目标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努力实现本行绿色信贷“一增三控”目标,其中“一增”即绿色信贷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三控”即控制绿色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严控“两高一剩”贷款和环境、安全生产违法违规企业贷款。

    3.绿色金融实施路径

    一是通过持续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严控环境不友好企业信贷投放,努力实现至2025年本行绿色信贷余额的明显增长。二是通过建立科学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实行环境和社会风险全流程管理,严格执行禁入和限入政策等方式有效防控风险。三是通过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和研发,由单一绿色信贷产品向提供全方位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转变,推动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大提升,有效促进业务竞争力。

    三、环境治理架构

    本行响应国家号召,遵循国家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在组织架构中自上而下明确各层级、各部门绿色金融职责,为绿色战略建立并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

    董事会:负责确定绿色信贷发展战略,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绿色信贷目标和提交的绿色信贷报告,监督评估本行绿色信贷发展战略执行情况。

    高级管理层:根据董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年度向董事会报告绿色信贷发展情况,并根据需要向监管机构报送相关情况。

    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小组:由总行行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业务条线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推进环境信息业务工作,编制发布专门的环境信息报告。

    绿色信贷管理工作小组:由负责分管信贷工作的总行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信贷业务条线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负责组织开展并归口管理绿色信贷各项工作,客户准入、审查、审批及贷后管理等相关政策的发布和监督落实。

    四、环境相关政策制度

本行认真贯彻人民银行等7部委《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人民银行长沙中支等九部门《关于金融支持湖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长银发〔2021〕97号)、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办公室《关于持续推进湖南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长银办〔2022〕220号)和银保监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指引》,明确公司业务部专门负责绿色信贷的审批、管理和推动工作,要求将绿色信贷投向重点和相关业务流程,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引导全行切实做好绿色信贷工作。

    (一)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制定绿色金融战略规划

    为积极响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总要求,大力创新推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信贷产品,本行将绿色信贷理念融入本行经营活动之中,下发了《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关于做好绿色信贷、支持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工作的通知》,制定了《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2025年改革发展总体规划》等系列绿色信贷管理制度。

    明确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支持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对绿色项目执行优惠利率,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动态化、差异化授信政策。在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本行持续加大对绿色信贷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环保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浏阳农商银行环境政策制度情况表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主要内容

1

《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2025年改革发展总体规划》

聚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加大绿色信贷有效投放 

2

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指引

对绿色项目执行优惠利率,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实行动态化、差异化授信政策。

3

《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关于做好绿色信贷、支持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工作的通知》

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支持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二)大力开展绿色信贷创新,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与浏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挥双方优势深入开展政银合作,搭建银行与企业融资对接平台,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面向制造业企业创新推出了“绿色贷”专属信贷产品,额度最高可达5000万元,最高可享受本行利率定价100个基点优惠,最低可享受4.35%年利率优惠,一次授信,三年循环使用,5个工作日办结。主要支持对象为绿色制造企业和新材料企业,绿色企业为获评国家级、省级和长沙市级绿色制造体系中的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涉及绿色产品、两型企业称号的企业。

(三)有效防控绿色信贷风险,筑牢绿色发展安全底线

    本行始终把风险防范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主动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风险管理范围,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全力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一是对客户所属的环境和社会风险的性质、严重程度进行调查,对环境和社会表现不合规、违法违规、污染严重社会等负面影响的客户,不予审批。二是对环境和社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客户,要求客户在申请业务时提交环境和社会风险报告,在借款合同中要求客户提供加强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声明和保证条款、接受贷款人监督条款以及客户在管理环境和社会风险方面发生违约借款人和保证人的救济条款。三是对已授信的客户,在客户用信过程中,因贷款项目的设计变更、施工不达标、试产及运营等环节发生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或发现重大隐患的,终止信贷资金拨付,并向审查部门和总行分管信贷领导提交专题报告,待总行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资金拨付。

    五、环境风险和机遇分析

    环境风险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之一,分为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其中物理风险是指因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问题所带来的金融风险;转型风险是指金融机构遇到的来自其经营环境的法律、社会、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所造成的风险,如政策、法律的改变,使客户的生产经营、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受到冲击,导致金融机构的利润减少等。

(一)存在的风险

    1.物理风险

一是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影响本行业务连续性,主要包括对本行的分支机构、办公场所、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影响;二是自然风险(包括突发事件和慢性污染)可能影响授信客户经营状况,导致其财产损失或经营中断,进而对本行信贷造成损失。

2.转型风险

    一是监管部门出台环境相关标准和发布系列规章制度,不能及时把握政策导向进行业务转型,将面临政策与法规风险;二是环保信息传导机制不完善,银企信息不对称,增加银行机构管理成本和业务风险。目前本行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数据存在滞后等问题,难以甄别企业环保信息真实性,增大了绿色信贷管理成本与风险,制约了绿色信贷的发展;三是新型担保押品的处置渠道不完善,银行资产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如排污权、收费权没有建立公开统一的交易市场和公示系统,绿色信贷配套设施未能跟上业务的发展,影响银行机构处置相关债权;四是缺乏环境风险专业人才,缺乏环境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无法搭建科学的组织架构和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难以识别环境风险及防控相关风险。

(二)存在的机遇

气候变化使风险倍增,加剧现有的能源、资源和粮食安全问题,虽然气候系统规模庞大但响应迟滞,如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滞后几十年才会显现出全部经济影响,这意味着气候相关风险将随着时间推移而增长,每个事件都会对客户的生产水平和收入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这些事件可能也会影响客户偿还能力,这些将对本行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应主动将绿色金融纳入银行整体发展战略中。一方面,积极支持重点绿色民生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绿色科技企业,调整金融机构的贷款结构,优化资产质量,实现银企双赢局面;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绿色金融人才培养,对员工进行绿色金融能力建设,积累绿色信贷有关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对绿色信贷的判断能力和对涉及耗能、污染风险的企业和项目的授信管理能力,将绿色信贷发展和执行情况纳入机构考核和内控检查范围,不定期收集及公布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信息。

六、环境风险管理及流程

(一)加强贷款准入管理

加快推进信贷流程绿色化改造,将客户“绿色表现”纳入授信准入环节,防止客户以“洗绿”方式获得授信准入,主动前移信贷风控,实现信贷精准投放。生产型企业重点关注其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能源消耗、环保设施运行、职业健康等方面情况;项目贷款重点关注项目环评审批、环保设施建设情况;对违反环保政策,可能对环境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客户和项目实行一票否决。修订和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和工作规划,逐步建立绿色信贷专业化体系,对存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建立限控行业贷款额度管控制度,从严控制“两高一剩”行业的新增授信,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并对存量的“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制定退出计划,逐步压降规模,腾出信贷资源满足绿色金融需求。

(二)强化贷中审查管理

授信审查环节重点关注客户的环境和社会表现,对客户绿色信贷准入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客户“碳行为”“绿色表现”调查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严格审查,持续关注客户在土地、健康、安全、生态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表现,有效防范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将存在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纳入“黑名单”管控,各经营单位对名单内客户按要求对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包括制定并落实重大风险应对预案,建立充分有效的利益相关方沟通机制,寻求第三方分担环境和社会风险。

(三)落实贷后管理要求

贷后管理阶段持续关注客户绿色表现情况及其他风险状况,重点关注可能影响授信安全的环境风险因素,通过非现场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授信主体的潜在风险并发出预警风险提示,有效识别各类风险。对于出现重大环境问题的,根据实际情况可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突出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风险管理审计,主要审计绿色贷款投放是否严格按照《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指引》执行,是否符合绿色贷款“一增三控”要求,后续本行将持续加大内部审计力度,组织专项审计,关注绿色金融等方面情况。从2023年度审计情况看,我行相关业务基本符合国家绿色信贷方面的规定和要求,未发现我行信贷客户发生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风险重大问题。

七、自身经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参照GB/T 32150《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的流程和要求,我行按照:1)确定碳排放核算边界;2)识别主要的二氧化碳源;3)确定核算方法;4)选择与收集碳排放活动数据;5)选择或测算排放因子;6)计算与汇总自身的碳排放量的流程开展自身运营过程的核算流程开展经营活动的碳排放测算。

    按照《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指导思想,在数据可获得且碳排放量显著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可将其运行和活动带来的显著的间接碳排放(如交通、大型活动等)纳入核算。

(一)核算范围与排放源识别

    本行核算口径以总部机关及各支行网点、离行设备等固定/移动设备设施和供应链活动作为核算边界。

核算时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按照核算范围划分,其自身运营碳排放维度的排放源包括如下领域:

1.范围一:银行机构自身运营边界内所产生的直接排放,指核算边界内固定和移动燃烧设备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食堂消耗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公务用车消耗的汽油。

    2.范围二:银行机构自身运营边界内所产生的间接排放,指总部机关及各支行网点消耗外购电力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公共机构照明、空调(新风)、电梯、办公设备、ATM配套,助农终端等。

(二)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构成

结合《湖南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方案》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要求,我行测算了2023年自身经营活动资源消耗情况和温室气体碳排放量,结果如下:2023年度自身运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一、范围二)为1648.8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员工总人数720人计算,人均温室气体排放2.29吨二氧化碳当量。 

浏阳农商银行2023年度自身运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构成

范围

排放量(吨二氧化碳当量)

占比

人均排放量(吨二氧化碳当量/人)

范围1

79.2

4.8%

0.11

范围2

1569.6

95.2%

2.18

总计

1648.8

 

2.29

(三)本行环保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为切实践行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本行在遵守国家及地区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践行绿色理念,提升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落实各项绿色办公、绿色放贷措施,助力环保公益事业发展。

    1.积极推动绿色运营

本行在网点运营中大力推行绿色金融服务,具体表现如下:一是推进服务智能化。本行陆续上线了智慧柜员机、贷款移动营销平台、移动背夹等,将银行业务转移至智能设备渠道办理,实现业务全流程无纸化、智能化办理,降低纸质凭证使用,进一步提升绿色环保的工作实效;二是倡导线上金融服务。积极向客户推荐线上金融服务,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智慧银行等,降低客户办理业务的交通成本,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积极推行绿色办公

本行积极推行绿色办公,对行内员工倡导绿色理念,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每年清理全行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确保循环利用,减少新增。全行自觉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粮食三个节约,不断强化节约意识。夏天空调推荐定为26度,每日专人巡逻确保人走灯关。

3.积极倡导绿色出行

加强公车管理,合理安排公务用车,统一调配,提高车辆使用效率,减少出车频率。积极推行绿色出行,倡导员工步行上下班或以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提倡员工购买使用新能源电动车。

八、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

(一)2023年绿色金融整体情况

本行围绕国家“十四五”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深入挖掘存量绿色企业能力,持续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促进本行投融资结构和经营发展向绿色转型。2023年以来,本行累计投放绿色低碳领域贷款4.65亿元,余额3.41亿元,绿色贷款主要投向林业、绿色制造、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行业。

(二)绿色金融发展情况及其环境影响

本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及相关监管要求,坚持企业融资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基本思路,依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关于金融支持湖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制定了《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指引》,开辟绿色信贷快速审批通道,积极支持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支持环境保护和绿色经济发展,持续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质效。

2023年,本行继续将“两高一剩”行业列为退出限制类行业,今年来持续保持“两高一剩”行业贷款零余额,同时严格控制违规新增产能的信贷投入。

    (三)绿色信贷案例

案例:

湖南汇智生态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浏阳市柏加镇,业务范围涵盖市政工程总承包、建筑工程总承包、园林绿化施工、 环保工程与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农业开发、苗木种植销售、建筑劳务等领域。公司注重过程把控与监管,强调将绿色、创新和质量标准有机结合,贯彻落实安全文明施工举措,形成了一套完整、严谨、科学的配套管理体系。公司拥有总面积逾千亩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公司心系湖南苗木产业发展,带头组织成立了湖南省苗木产业协会。在得知企业有资金需求后,本行主动上门走访了解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制了综合融资解决方法,并通过专项绿色审批贷款,授信5300万元,成功为客户解决融资问题,有效支持了绿色产业发展。

湖南汇智生态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影响测算

指标名称

单位

2023年

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19317

贷款授信

万元

5300

耗电量

万度

15

耗电碳排放

117.75

九、绿色金融改革探索实践

    本行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聚焦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对绿色信贷项目的支持力度,提升行内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一)加强战略引领,完善顶层设计

明确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本行“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从战略层面规划中长期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细化各阶段发展目标、产品体系、关键举措和保障机制。坚持政策研究先行,组织和动员本行研究力量,重点从行业企业的视角分析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和影响机制,重点聚焦新能源、节能环保、污染防治等细分行业的深度研究,完善制定《浏阳农村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指引》和《绿色行业投向指引》,探索建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提供有特色、专业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并落实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和贷后评价机制。

(二)创新绿色产品,加大信贷投放

针对重点支持产业企业的各类金融需求场景,逐步整合传统信贷产品,聚焦传统绿色信贷、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等领域,全力打造立体式、全流程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为绿色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积极开展信贷业务向绿色转型,不断提高金融支持绿色精准度,加快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复绿、增绿、补绿”等林业经济发展,积极推广“绿色贷”“花木贷”“茶油贷”等信贷产品,聚焦运用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的绿色金融发展,创新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设备抵押、在建工程抵押等贷款专属产品,为绿色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三)优化业务流程,推动数字转型

    主动精简审批流程,为符合条件急需周转资金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通过调整还款方式、延长授信期限、增加贷款额度等措施支持企业发展,积极落实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无还本续贷政策,做到资金周转“无缝衔接”。优化柜面账户挂失流程,全面上线无纸化系统,减少业务办理节点,助力绿色金融稳健发展。

    十、下阶段工作计划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自我国提出 30/60 双碳目标后,从监管到金融机构都加快了发展绿色金融的步伐。本行将继续坚持普及推广绿色金融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科学设计绿色金融发展制度框架。创新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举措、新手段、新模式,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金融全牌照优势,丰富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积极研究环境和社会风险压力测试技术方法,实现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系统化、主动化、智能化管控,做到早预判、早部署、早安排,筑牢绿色金融风险底线。

2024年,本行将继续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战略,以绿色金融的发展来灌溉绿色实体产业的发展,努力推动绿色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
分享到: 0